三好两歹
sān hǎo liǎng dǎi
Good or bad
“三好两歹”的成语拼音为:sān hǎo liǎng dǎi,注音:ㄙㄢ ㄏㄠˇ ㄌㄧㄤˇ ㄉㄞˇ,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,年代:近代成语,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四回:“虔婆道:‘也常时三好两歹的,亏的太平府陈四老爷照顾他。’”,基本解释:身体三天好,两天不好。指时好时病。形容体弱。,例句:《三国演义》中,刘备对关羽评价道:“关羽雄武之资,三好之业;若其游荡素闻,两次救主。”
拼音 | sān hǎo liǎng dǎi |
注音 | ㄙㄢ ㄏㄠˇ ㄌㄧㄤˇ ㄉㄞˇ |
词性 |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|
英文 | Good or bad |
|
年代 | 近代成语 |
解释 | 身体三天好,两天不好。指时好时病。形容体弱。 |
出处 |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四回:“虔婆道:‘也常时三好两歹的,亏的太平府陈四老爷照顾他。’” |
例句 | 《三国演义》中,刘备对关羽评价道:“关羽雄武之资,三好之业;若其游荡素闻,两次救主。” |
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