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

拾带重还

shí dài zhòng huán
Take back
“拾带重还”的成语拼音为:shí dài zhòng huán,注音:ㄕˊ ㄉㄞˋ ㄓㄨㄥˋ ㄏㄨㄢˊ,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,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,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,裴度守候着还了她。见宋·丁用晦《芝田录·裴度》。,基本解释:比喻拾到财物,物归原主,不占为己有。,例句:北宋·释智岳《李靖衣冠冢》:“我何幸,辞於尹三选,而生我於解铃拾带重还之夜。”
拼音shí dài zhòng huán
注音ㄕˊ ㄉㄞˋ ㄓㄨㄥˋ ㄏㄨㄢˊ
词性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英文Take back
年代古代成语
解释比喻拾到财物,物归原主,不占为己有。
出处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,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,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,裴度守候着还了她。见宋·丁用晦《芝田录·裴度》。
例句北宋·释智岳《李靖衣冠冢》:“我何幸,辞於尹三选,而生我於解铃拾带重还之夜。”
补充纠错
上一个成语:拾陈蹈故
下一个成语:拾金不昧
以"拾带重还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 补充纠错
  • 父债子还父亲生前的债务,由子女负责偿还。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。
  • 故态复还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。同“故态复萌”。
  • 合浦珠还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
  • 倦鸟知还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
  • 片甲不还形容全军覆没。同“片甲不回”。
  • 拾带重还比喻拾到财物,物归原主,不占为己有。
  • 天道好还旧指恶有恶报。
  • 有借无还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。
  • 逐物不还指沉湎于世俗。
以"拾带重还"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逆接) 补充纠错
  • 拾掇无遗拾取得干干净净,没有一点遗留。拾掇:采检,拾取。
  • 拾陈蹈故因袭陈词滥调。
  • 拾带重还比喻拾到财物,物归原主,不占为己有。
  • 拾金不昧金:原指钱财,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;昧:隐藏。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。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。
  • 拾人涕唾涕唾:鼻涕唾沫。比喻自己没有创见,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、见解。
  • 拾人唾涕比喻自己没有创见,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、见解。同“拾人涕唾”。
  • 拾人唾余比喻自己没有创同,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、见解。见“拾人涕唾”。
  • 拾人牙慧拾:捡取;牙慧:指别人说过的话。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。
  • 拾遗补阙遗:遗漏;阙:过失。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。
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