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

笔诛墨伐

bǐ zhū mò fá
Writing against ink
“笔诛墨伐”的成语拼音为:bǐ zhū mò fá,注音:ㄅㄧˇ ㄓㄨ ㄇㄛˋ ㄈㄚˊ,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对坏人坏事等,年代:当代成语,出处:明· 汪廷讷《三祝记》。“他捐廉弃耻,向权门把富贵贪求,全不知笔诛墨伐是诗人句。陇上墦间识者羞。”,基本解释:笔、墨:指文字。诛:谴责。伐:声讨。通过文字加以谴责,进行声讨。,例句:明代·杨慎《由衷寄李明府》:“且共交者非修姓,可以题名是义才。休多字句拘格肆,笔绝墨伐良难裁。”
拼音bǐ zhū mò fá
注音ㄅㄧˇ ㄓㄨ ㄇㄛˋ ㄈㄚˊ
词性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对坏人坏事等
英文Writing against ink
年代当代成语
解释笔、墨:指文字。诛:谴责。伐:声讨。通过文字加以谴责,进行声讨。
出处明· 汪廷讷《三祝记》。“他捐廉弃耻,向权门把富贵贪求,全不知笔诛墨伐是诗人句。陇上墦间识者羞。”
例句明代·杨慎《由衷寄李明府》:“且共交者非修姓,可以题名是义才。休多字句拘格肆,笔绝墨伐良难裁。”
补充纠错
上一个成语:贝阙珠宫
下一个成语:匕鬯不惊
以"笔诛墨伐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 补充纠错
  • 笔诛墨伐笔、墨:指文字。诛:谴责。伐:声讨。通过文字加以谴责,进行声讨。
  • 不矜不伐矜、伐:自夸自大。不自经为了不起,不为自己吹嘘。形容谦逊。
  • 大张挞伐张:施展;挞伐:讨伐。比喻大规模地攻击或声讨。
  • 旦旦而伐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。
  • 东讨西伐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。同“东征西讨”。
  • 矜功自伐矜:骄傲,自夸;伐:自夸。自以为有功劳而夸耀。
  • 口诛笔伐诛:痛斥,责罚;伐:声讨,攻打。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。
  • 南征北伐形容转战南北,经历了许多战斗。亦作“南征北讨”。亦作“南征北战”。
  • 执柯作伐执:拿着;柯:斧头柄;伐:采伐。手执斧头去采伐。指给人做媒。
  • 直木必伐直木:笔直的树木;伐:砍。成材的树必被砍伐。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。
  • 直木先伐直:挺直。挺直成材的树木,最先被砍伐。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。亦作“直木必伐”。
  • 自矜功伐指居功自傲。
以"笔诛墨伐"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逆接) 补充纠错
  • 笔诛墨伐笔、墨:指文字。诛:谴责。伐:声讨。通过文字加以谴责,进行声讨。
  • 笔饱墨酣笔力饱满,用墨充足。形容诗文酣畅浑厚。
  • 笔大如椽形容著名的文章。也指有名的作家。
  • 笔底超生犹言笔下超生。超生:佛家语。为了免使他人受难,书写时,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。
  • 笔底春风形容绘画、诗文生动,如春风来到笔下。
  •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。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
  • 笔伐口诛伐:声讨,攻打;诛:痛斥,责罚。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。
  • 笔歌墨舞指文笔奇妙精采。
  • 笔耕砚田比喻从事脑力劳动,以读写为业。
  • 笔酣墨饱指文章表达流畅,内容充足。
  • 笔翰如流指文笔快捷无滞。
  • 笔老墨秀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。
  • 笔墨官司笔墨:指文字或文章。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、争执。
  • 笔墨横姿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。
  • 笔墨之林斯文萃集的地方。
  • 笔扫千军形容笔力雄健,如同有横扫千军万马的气势。
  • 笔头生花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。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。
  • 笔下超生超生:佛家语,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。为了免使他人受难,书写时,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。
  • 笔下生花比喻文人才思俊逸,写作的诗文极佳。
  • 笔削褒贬笔:记载。削:删改。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,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。原指孔子作《春秋》,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。也指用文字褒扬、贬斥人或事。
  • 笔冢研穿秃笔成坟,砚磨穿孔。指写作著述功力极深。
  •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
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