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询

调墨弄笔

tiáo mò nòng bǐ
Brush with ink
“调墨弄笔”的成语拼音为:tiáo mò nòng bǐ,注音:ㄊㄧㄠˊ ㄇㄛˋ ㄋㄨㄥˋ ㄅㄧˇ,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作文等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佚文》:“天文人文,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?载人之行,传人之名也。”,基本解释:指玩弄文字技巧。,例句:唐代杜牧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》:“近来尊酒都豪放,不觉调墨弄笔筆。”
拼音tiáo mò nòng bǐ
注音ㄊㄧㄠˊ ㄇㄛˋ ㄋㄨㄥˋ ㄅㄧˇ
词性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作文等
英文Brush with ink
年代古代成语
解释指玩弄文字技巧。
出处汉·王充《论衡·佚文》:“天文人文,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?载人之行,传人之名也。”
例句唐代杜牧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》:“近来尊酒都豪放,不觉调墨弄笔筆。”
补充纠错
上一个成语:调良稳泛
下一个成语:调三惑四
以"调墨弄笔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 补充纠错
  • 浮白载笔浮:罚人饮酒;白: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;浮白:指喝酒和干杯;载笔:拿着笔。一面喝酒,一面写作。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。
  • 持橐簪笔橐,口袋;簪,插。指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,以备顾问。
  • 点睛之笔笔:文笔。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。
  • 调墨弄笔指玩弄文字技巧。
  • 董狐之笔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,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,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。
  • 董狐直笔董狐:春秋时晋国的史官。直笔:根据事实,如实记载。指敢于秉笔直书,尊重史实,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。
  • 江淹梦笔传说南朝梁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,尔后为诗遂无佳句。后以之比喻才思减退。
  • 如椽大笔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。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,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。
  • 神到之笔犹言神来之笔。形容作品文句精彩。
  • 神来之笔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。形容作品文句精彩。
  • 神至之笔形容艺术作品的技法非常奇妙。
  • 沈诗任笔①南朝梁沈约以诗着称,任昉以表、奏、书、启诸体散文擅名,时人称为“沈诗任笔”。笔,指无韵之文。②用以泛指诗文。
  • 生花妙笔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。
  • 生花之笔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。
  • 捉刀代笔指代人出力或代写文章。
以"调墨弄笔"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逆接) 补充纠错
  • 调和鼎鼐鼎: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,三足两耳;鼐:大鼎。于鼎鼐中调味。比喻处理国家大事。多指宰相职责。
  • 调兵遣将调动兵力,派遣将领。泛指调动安排人力。
  •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。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,以便乘机行事。
  • 调弦品竹吹奏乐器。同“调丝品竹”。
  • 调唇弄舌①耍嘴皮子,纵谈。②搬弄是非。亦作“调唇弄舌”。
  • 调词架讼指调唆他人诉讼。
  • 调风变俗犹言移风易俗。
  • 调风弄月调弄风月。比喻男女间的谈情说爱。
  • 调和阴阳使阴阳有序,风调雨顺。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。
  • 调理阴阳犹言调和阴阳。
  • 调良稳泛马匹调良,行船稳泛。指路途平安。
  • 调墨弄笔指玩弄文字技巧。
  • 调三惑四指挑拨是非。同“调三斡四”。
  • 调三窝四指挑拨是非。同“调三斡四”。
  • 调三斡四指挑拨是非。
  • 调舌弄唇犹言调唇弄舌。
  • 调神畅情使精神顺适,情绪欢畅。
  • 调丝品竹指吹弹乐器。
  • 调停两用指居间观望,骑墙投机。
  • 调脂弄粉①指妇女涂抹脂粉,整容打扮。②喻指诗文的富丽香艳。
  • 调朱傅粉调弄、涂抹脂粉。比喻刻意修饰。
  • 调朱弄粉调弄脂粉,打扮妆饰。
  • 调嘴调舌指耍嘴皮子,搬弄是非。同“调唇弄舌”。
  • 调嘴弄舌调嘴:耍嘴皮。指背地里说人闲话,搬弄是非。
  • 调嘴学舌调嘴:耍嘴皮。指背地里说人闲话,搬弄是非。
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